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戳上面小草古典文学加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往。①候馆疏碪,高城断鼓,和成凄楚。②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③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翦灯谁语?④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賸有,*芦万顷,卷离*去。⑤
-,原名继章,字子彦,又改名廷纪,字莲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举人,试春闱不第,卒年三十八。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自谓“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郁而深”。其词写情真切,造语俊秀。谭献《箧中词》评之为可与纳兰性德、蒋春霖“三百年中,分鼎三足”,虽推誉太过,但确认其情真则诚是。
①泠泠:象声词,状风声。澌澌:亦象声词,状雨声。萧萧:总状风雨声,亦象声词。 ②候馆:望楼。碪:砧,捣衣石。 ②亭皋:水边平地。南朝柳恽诗:“亭皋木叶落,陇首白云飞。”洞庭:湖名。《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③砌蛩:台阶砖石缝间的蟋蟀。 ④賸:剩。
项鸿祚在词稿《自序》中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语甚箫飒,但他以词作为打发生命的“无益之事”,其生命的一部份也就转化为词的文字形式而超越时空地承传下来。所以,项氏的词有着充分的感情投入,这也就是《忆云词》的价值所在。
此词写了九种秋声:风声、雨声、碪声、鼓声、落叶声、波涛声、蛩鸣声、雁唳声,最后还有一种*芦瑟瑟声。从意象言,属常见,自欧阳修《秋声赋》传世,后人咏此题之作亦多见。
项莲生此篇的出奇峭于平易处,在于采用层波叠浪式的意象强化法,推浓起氛围,从而构成一个心理活动的特定之“场”。“已是难听”“如何又著”“想”“浑不见”“频惊”“谁语”等等,心态波动圈随意象一层层往外涨鼓。秋声写得愈凄紧满耳,心头愈感寂历。然后在“秋声”频惊的高峰处,一转笔说:“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更觉竦然惊*。“无声胜有声”被置于如此境界中翻化出来,明澈平易而加倍其意,情感的冲击力特强激。“无声更苦”为全篇词眼。虚灵的独白语,真切、痴绝,于是所有技巧的痕迹全化泯。结句一个“卷”字紧贴“万顷”,孤独之*在数量感的托浮中尤觉无自主之力,那*芦苦竹染得“离*”的凄苦色调也更浓重。
读毕全篇,深感这岂止是写羁旅之苦?哀发无端,愁来莫名,这是人间最大的痛苦,大痛苦而无可名状,除了造一境界抒露三分外,更有何法?此即“无益之事”之底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