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红雁池水库偷鱼猖獗 生态破坏严重
经过多年的开发,位于首府南郊的红雁池水库不仅成为首府用水大库,同时也成为首府的“鱼篮子”,近两年来,非法捕捞现象猖獗,导致该水库生态破坏严重。 6月29日,在红雁池水库旁,红雁水产综合开发公司向展示了他们6月份以来没收的偷鱼渔具,有皮筏、虾、渔等30多具,保卫科科长丁新兵指着一种眼很小的渔告诉,没收的渔具中这种最多,它叫粘,也叫绝户,不管大鱼还是鱼苗,他都通吃,”下一次收获很大,所以偷鱼者多用这种,对水库生态破坏也最严重。” 据了解,红雁水产综合开发公司负责红雁池水库的鱼苗投放与日常维护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投入,红雁池水库中的鱼种由以前的4种发展到现在的20多种,“我们每年投放近百万尾的鱼苗,可近两年,由于非法捕捞、电鱼、炸鱼等偷鱼活动猖獗,且多采取绝户型捕捞,每个月要损失150多公斤鱼,其中鱼苗占三分之一,在影响水库鱼类生长的同时,对水库生态损害相当严重。”丁新兵说。 市农牧局(兽医站)渔*管理站渔*管理科科长吕秀霞介绍, 由于鸿雁池水库水域面积达3000多亩,企业管理难度较大,针对目前偷鱼现象对水库造成的危害,渔*管理站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专门抽调了工作人员在水库附近不定时巡库,对于非法捕鱼行为,其中属于非法捕捞的将处于2万元以下罚款,对于电鱼、炸鱼、药鱼等行为将处于5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