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就流传着蒙恬造笔的说法,文献也有 [复制链接]

1#

本文系作者一些事急不得躁不妥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关于毛笔具体的产生时间,至今还没有定论。长期以来,中国民间就流传着“蒙恬造笔”的说法。比如晋朝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秦蒙恬造笔”的相关记载。六朝年间,周兴嗣编撰有《千字文》一书,中也提到“恬笔伦纸”之说。然而,很多其他的历史文献却对这一说法持否定态度,比如说,《古今注》就记载道:“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苦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就目前所掌握的各种资料来说,早在秦朝之前,毛笔肯定就出现了。根据相关出土文物可知,毛笔或者说类似毛笔的这类书写工具最迟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

蒙恬造笔绘图

一些出土的属于那一时期的陶器上的纹样、图案线条清晰流畅,笔画转折粗细有致,恐怕除了毛笔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书写工具能达到这种程度。殷商时期,人们使用甲骨文,大多数甲骨文是直接刻画而成的,有少数是先用笔书写好,再按照笔记刻画而成。曾有一片殷商时期的陶片出土,上面就有一个用墨汁书写的“祀”字,笔锋自然流畅,足以作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的佐证。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一处战国墓出土了一根毛笔,这是迄今防耳‘米重6卵晋生卵早卵干亚0.5厘米,笔头采用的是兔箭毛1,长度大约为2.5厘米,用细细的丝麻缠绕在笔杆的一端,还涂上了一层漆汁。

展出的甲骨文

战国时期,不同地区对笔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楚国称笔为“聿”,燕国称笔为“弗”,吴国称笔为“不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统一称之为“笔”。年一支毛笔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的一处秦墓中出土,长度约为21厘米,直径约为0.4厘米,笔杆是用细竹制成的外面包裹着麻丝,再抹上漆汁,这支毛笔被收藏在一个竹子制成的笔套里。同时,还有石砚、竹简木牍、烟墨等出土。之后一批先秦时期的毛笔又相继从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出土。出。密新的同手六牙关秦汉时期:制笔工艺的进步毛笔在秦朝之前就出现了,但是,蒙恬也为毛笔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改进了笔的形制。

毛笔

大多数毛笔是在笔杆的一端凿出一个空腔,再将笔头放入其中,也有的是将一整支根笔放入一个长度相同的细竹筒中。这些都是对毛笔制作工艺的重大革新。来由手到了汉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毛笔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化用品之。东汉时期蔡邕作有《笔赋》一文,其中谈到了汉朝时制作毛笔的具体方法。根据蔡邕的记载,当时主要用冬季的兔毫作为制笔的原料,用丝线捆扎,用细竹作为笔管,再用漆汁细细粘结。据说,汉朝时期著名书法家张芝、钟繇等人,都喜欢用鼠须笔来练习书法。可见,大多数毛笔用的是硬毫,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主要是在竹简木牍上写字。墨个一面出镶商共一汉朝时,有的笔杆是木质的,有的笔杆是竹质的。

年,一支毛笔个,一个基熟一山公出土于西北居延地区,笔杆就是木质的。据考证,这支笔是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的遗存之物。西北地区的木质笔杆比竹管笔杆更为常见,就像当地多用木牍而少用竹简,主要是因为当地少有竹料。汉朝时,还涌现出了一批制笔大师,比如当时素有“草圣”美誉的后汉时期著名书法家张芝,经他之手制成的“张芝笔”很受欢迎,与“韦诞墨”“左伯纸”齐名。

张芝书法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书法艺术逐渐臻于成熟,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同时,毛笔的制作工艺水平也大大提升,这主要表现在纸币技术更加完善、规范,毛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韦诞,字仲将,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书法大家,除了书法之外,他还尤其擅长制作毛笔。在长时间的制笔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系列制笔的窍门,还专门写了《笔方》一书,对毛笔制作工艺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韦诞的制笔方法,北魏年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

简而言之,就是先用铁梳将兔毛、羊毛梳理一番,去除掉掺杂其中的杂毛。再用铁梳的梳背反复拍打,直至毫毛的顶端、根部都变得扁平,看上去整齐匀称。再将兔毫或羊毛铺好,卷起来作为圆笔头。最后再将笔头插入笔管之中。为了保证毛笔的造型,要尽可能地将笔头插得深一些,这一点尤为重要。到了魏晋南北朝,毛笔的种类也有所增多。除了早期的紫毫笔,鼠须笔也风靡一时。据说,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书写了《兰亭序》除此之外,还有人须笔、鹿毫笔、鸡毫笔等。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沿用“韦诞法”制成的兼毫笔,也就是以羊毫为“柱”、兔毫为“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