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梧以待有凤来仪湖南联家郑铁峰楹联艺 [复制链接]

1#

吴海燕郑铁峰,别号“城坡居士”,他在年上半年接受《对联学术》编辑部主任周拥军(现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秘书长)的一次访谈时说:之所以别号“城坡居士”,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毕业之后一直居住于长沙市河西望城坡,至今已有30余年;二是因为一直很喜欢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一生起伏坎坷,波澜不惊。特别是身处高位时不跋扈轻狂,身处人生低谷时不自甘沉沦,这种宠辱不惊、逆境中从未气馁的精神品质让他深深折服。用“城坡居士”这个号,与他从骨子里对苏轼的景仰和敬慕不无关系。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我们知道,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一个因为对“东坡居士”无比敬慕而对外自号“城坡居士”的人,内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在巨大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挑选了几副他的楹联作品,认真研读起来,希望能从字里行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首先来看看年10月他为宁波东钱湖公园——(亭溪岭)芳樟亭撰写的一副对联:隐约琴声调绿绮;参差树色挹清芬。绿绮,指绿绮琴,汉·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调琴,弹琴之意,《汉书·扬雄传上》:“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调琴”。《献制诰杨舍人》诗:“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树色参差,唐·苏颋七言绝句“树色参差隐翠微”,中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句“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清芬”是清香、芳香之意,喻指高洁的德行。“清芬可挹”指可以学习别人的美德,这里是芳樟亭,用树色较切。上联言水声,下联言山色,整联写景,但亦暗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祝福世人吉祥如意、德行高尚之寓意。我们常说,一副好的作品就是一副好的山水画,就算是没有到过现场,读罢也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此时我们的听觉和视觉随着围绕香樟亭四周“隐约水声”和“参差树色”一“调”一“挹”这两个动作,亭子亦如人一般有了思想,有了灵魂,变得十分灵动和鲜活起来,仿佛是在告诉每个到此的游客:这里四季如春,风景美如画。侧耳细听,身旁溪水潺潺流淌,似古琴声婉转悠扬,让人沉醉,又让人心旷神怡;凭栏远眺,参差的树叶俏皮又不失典雅,它们随风摇曳,翩翩起舞,充分向游客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又像是随时想要去抓住或追逐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份美好,“挹清芬”决定了选择的方向:内心笃定,目标明确,似乎还透着些从容不迫和悠闲自得。作者介绍,接到创作任务时,唯一的参考资料就是一帧图片,图片中一条小溪盘曲着流过芳樟亭,亭后山中香樟叠翠,郁郁葱葱。他对着照片凝神良久,仿佛听到溪水流淌发出悦耳的琴声,“绿水无弦万古琴”,然后想到了与之对应的亭后山中的树木,一副对联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如果说上面这副对联展示的是作者创作中“雅致”的一面,那么,下面这副他为长沙市湘江新区某高考考场撰写的对联,则无疑又展现了他“豪放”的一面:剑气及锋,十年所向;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剑气,指剑的光芒。常用来比喻人的才华和才气。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剑气凌云,而屈迹於万夫之下”。太平天囯·石达开《白龙洞题壁》诗:“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剑气及锋,十年所向”,喻考生十年蓄势,如剑气凝聚于锋,一朝脱鞘,所向披靡,无人能挡,直切高考主题;云程,指云中之路,这里暗喻远大的前程。宋·陆游《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於天廷,姑龙驤於学海……万里摶风,莫测云程之远”。发轫,意思是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多用以兴起,取立功扬名之意。“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指考生经过千锤百炼后,必然会如雄鹰般展翅高飞,扶摇直上,万里翱翔,未来不可估量。寓意十分美好且高远。高考,乃为国选材,关乎社稷兴衰。高考题联,立意上当力求摈除一些旧观念,在遣词用典上,既不能过于烂熟,也不宜冷僻生涩,应力求切中“高考”主题,又要与时俱进,新颖雅致。上乘佳作当是谋篇恢宏,用词考究,能寄语学子们携一飞冲天之气势,九万里风鹏正举,开一片广阔天地的美好希冀。我想,当时的考官、学生和家长们读罢此联,亦也如我此时一样,平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或许,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感受和想要达到的目的所在吧。再来看看作者年5月为怀仁集团医养公司撰写的一副对联:济人兼济世,想当时白邈行藏,有杏林虎守;养气更养心,观此处青囊典籍,皆柳母熊丸。医养,顾名思义,疗养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斫蟒》:“(胡兄)医养半年,方愈”。白邈,白山药王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青囊,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借指医术、医生;杏林虎守,即虎守杏林典故;柳母熊丸,典故,唐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怀仁医养公司是怀仁集团下属的以医疗服务为主、医养结合的综合健康服务公司。作者这里用“济人兼济世、养气更养心”起笔,牢牢锁住医养公司这一主题,然后围绕主题用一远镜头“想当时”和一近镜头“观此处”铺陈展开,从人物到事件,从时间到空间,先吊古,后咏今,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若有人说“济人兼济世、养气更养心”显得过于率真、直白,那“杏林虎守、柳母熊丸”两个典故的运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添彩增色的作用,让整副联变得厚重而富有底蕴起来。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副联最后入选并被刻挂的主要原因吧。关于创作,作者这样说:写联是积累知识,丰富阅历,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短小精悍的对联其实蕴藏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要运用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多阅读、善观察、刷手机、看电视、听故事、查百度、勤交流、认真研究名联佳作等等都是学习的途径和渠道,善于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作对联积累素材和语言,是提高作品质量的重要方法。学习的途径和渠道如此之多,难怪作者每次创作,典故都是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董宇辉小作文中的一段话:我沾了阅读的光,修了心也修了容颜,所以总觉得读过的书里啊,是隐藏着一些福气的。它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碎,却能在不动声色之间带给我丰裕的思想和清瘦的欲望,给我平和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熟悉作者的人都知道,作者谦和低调,多才多艺,在诗词、楹联、书法界都担任要职并卓有成效。我曾经也很奇怪,这么多的职务加身,他的时间和精力是如何平衡和统筹兼顾的;又是怎么做到诗词、楹联、书法样样精通又始终戒骄戒躁、坚持笔耕不辍的?他阳光灿烂的笑脸下面,是不是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挫折和困难;是不是也有不被人理解、委屈想放弃的时刻?直到我看到了他年10月为凤凰古城——文星街6创作的这一副对联:高梧以待;群鸟来朝。梧桐,古为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羽毛五色,声如箫乐。常用来象征瑞应。《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唐·韩愈《与崔群书》:“凤皇、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比喻地位高贵或德才高尚的人。百鸟朝凤,典出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后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此联化用梧桐栖凤、百鸟朝凤两个典故,暗隐“凤凰”字眼,匠心独运,十分巧妙。高梧以待,待的是凤凰;群鸟来朝,朝的亦是凤凰。寥寥八字,曲终音未绝也;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局面就此打开:画面唯美,意境深远又耐人回味。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语为心境”,我们的语言风格和用词选择能够展现出我们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它就像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观察到我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碑林路人在《自带阳光的人》中说道:我喜欢自带阳光的人,无论是在生命的低谷,还是在阴霾笼罩的冬日。有这样的朋友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你都会感到生命的温暖和爱的力量;自带阳光的人像一束鲜花,像一片彩虹,像宁静的大海,也像温暖的晨曦,这样的人是怀揣佛光的人。或许作者本人并不知道,千年以前的苏轼活成了他生命中的那一道光,照亮着他前行的路;而他自己,也在“见贤思齐”的过程中,用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于不经意间也温暖和照亮着他人。韩寒在《朋友的质量,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中曾说: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换句话来说就是:圈子决定人生,朋友决定命运。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正能量爆棚的,你也会潜移默化的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于是我们知道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成为最好的自己,才会遇见最好的别人。于是我们知道了:“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于是我们知道了:高梧以待,有凤来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