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薯美食风险揭秘能否放心食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尝试过红薯、紫薯、马铃薯等根茎类食材的独特风味后,你是否也曾尝试过木薯的美味?近日,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制作的木薯糖水,赞不绝口,甚至有人形容其美味到让人“原地转圈圈”。然而,也有部分网友在品尝后出现身体不适,疑似食物中毒。那么,究竟什么是木薯?为何有人食用后会中毒?我们又该如何安心享受木薯的美味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网友分享了这样的经历:“昨天下班路上买了一碗木薯糖水,回家品尝后,晚餐又吃了些其他食物。晚上十点左右,散步回来涂抹护肤品时,发现嘴唇呈现紫黑色。随后,在睡觉时感到恶心、胃胀,甚至有种晕车的感觉,多次呕吐。今天早上醒来,整个人状态不佳,反胃恶心,食欲全无。在此提醒大家,尤其是肠胃不佳的朋友们,木薯糖水虽美味,但需适量。”

针对网友提到的木薯糖水后的头晕现象,我们请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金薇薇副主任营养师。她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糖分过高引起的血糖波动,或是氢氰酸轻微中毒所致。民间有“苦木薯醉人”的说法,氰化物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和呕吐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那么,究竟什么是木薯?它真的有毒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木薯”,你会发现多数店铺来自广西,且销量可观。木薯,被誉为“淀粉之王”,在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是当地人的常食之物。它分为食用类、饲用类和工业类三种,主要通过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来区分。经过专业加工处理后,如去皮和浸泡,其氰苷类化合物含量低于50mg/kg的木薯,可被归类为食用木薯。那么,食用类木薯就真的安全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生木薯依然存在毒性。这种毒性源于其含有的两种氰苷类化合物——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在木薯自带的亚麻苦苷酶的作用下,这两种物质会被水解,从而产生有毒的氢氰酸。有数据显示,仅食用50g至g未经适当处理的生木薯就可能导致中毒。尽管如此,木薯在全球范围内仍被广泛种植并作为主食,这得益于其高淀粉特性,含量高达70%-80%,口感软糯且产量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木薯对生长环境和栽培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耐旱且抗贫瘠,这使得它在农业条件落后的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木薯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淀粉来源,紧随水稻和玉米之后。然而,尽管木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并作为主食,但其营养成分相对单一,主要以淀粉为主。长期大量食用木薯可能导致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的缺乏。木薯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值得一提的是,其钾元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含量却高于米饭和馒头。这得益于木薯的加工程度相较于米饭和馒头的原料大米、小麦更低。例如,经过加工的木薯粉,其蛋白质含量仅为08g/00g,而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含量则分别为96mg/00g和mg/00g。

尽管如此,由于木薯的去毒处理相对复杂且其营养价值并非特别突出,因此在农业发达地区,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其他主食而非木薯。尽管如此,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木薯却被巧妙地运用在各类“糖水”制作中,其芋圆、麻薯以及奶茶里的“珍珠”等甜品也深受大众喜爱。

那么,如何才能安心地享用木薯美食呢?首先,普通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判断新鲜木薯是否有毒,因此购买时必须谨慎,建议通过正规渠道选购可食用的木薯。其次,要明确的是,可食用的木薯是无苦味的,而工业用途的木薯则带有苦味。此外,木薯的贮存也相对困难,常温下仅能存放3-4天。若发现果肉纤维变黑,则表示品质已下降,不建议食用。为确保吃到安全且美味的木薯,消费者还可以选择经过专业企业加工的冷冻木薯块。

0#食用木薯需注意的事项

食用木薯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以确保安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并适量食用。我国农业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低毒木薯品种,如“华南9号”、“桂热0号”和“桂木薯号”,这些品种值得优先选择。同时,由于部分人群肠道中可能存在能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氢氰酸的酶,因此一次不宜过多食用,以防出现轻度中毒症状。

其次,处理木薯时必须去皮并长时间浸泡,以减少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在烹饪过程中,务必彻底煮熟木薯,因为高温能灭活转化氰苷类化合物的酶,从而避免有毒氢氰酸的生成。煮木薯时建议敞开锅盖,以确保转化的氢氰酸能够充分蒸发。

另外,直接购买木薯粉也是一个好选择,因为这种方式能更确保无毒,且便于加工成各种美食。如果不幸发生木薯中毒,轻微症状如头晕、恶心可通过停止食用并多喝水来缓解。若出现全身乏力、胸闷、发热等轻度中毒症状,或重度中毒伴随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等,则应立即就医治疗。

此外,发酵、烘烤、日晒和粉碎等方法也能有效去除木薯块根中的氢氰酸,确保食用安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