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收购,助力村民增收
金秋时节,野菊花迎来丰收。它们不仅装点了乡村的风景,更成为了村民们增收的宝贵资源。在荆门市欣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助力下,村民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采摘这金黄的“财富”,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合作社的建立,不仅为在家务农的村民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更稳定了中药材的销售市场,激发了群众采摘售卖的积极性。每到深秋时节,该合作社便积极带动村民参与野菊花的采摘与收购。据统计,每天仅收购野菊花的业务,就能为群众带来两万余元的收入。许多村民,如来自促联村的张奶奶,平时闲暇时便会结伴上山采摘。她们表示,这里的收购价格公道,工作人员态度和善,每天都能获得几十元的收入。常年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们,从清晨忙碌到傍晚,空地上逐渐堆起的“金色小山”便是他们辛勤劳动的见证。
合作社与农户携手,共筑致富之路
曾波深受本地资源启发的,决定探索药材种植的商机。经过市场调查和外出学习,他发现了苦木这一潜力中药材。苦木不仅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更因其树皮和枝叶中的苦味成分而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多重功效。
曾波迅速行动,不仅自己学习苦木种植知识,还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参与。他与村民们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与收益,确保了销路的稳定。这种合作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他们认真管理药材,品质与产量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在白洋村的一户村民山上,十几亩的苦木长势旺盛。罗运能正在忙着松土、除草,检查每一株苦木的生长状况。他欣喜地表示,苦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种植的第二年就已经收割过一次。而且,种植一次后多年受益,大大减轻了工作量。现在,他每亩地的收益能达到元左右,同时还可以套种其他农作物,如芝麻等,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药材初加工,拓宽增收新渠道
曾波的视野不止于药材的种植与收购,他进一步探索了中药材的初加工领域。在欣冉中药材的工厂里,经过初加工的苦木通过传送带被有序地装载到货车上,工人们忙碌地码放,这些产品将发往广州、河北等地的药厂。这一业务的拓展,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更广泛的收益,也为当地务工人员提供了额外的就业机会。
“在这里务工非常方便,只需要把货物放到传送带上,每天就能赚到0元。如果遇到需要加班的情况,加班费也是另外计算的。而且,工厂离家不远,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真是一举两得。”一位来自银井村的务工人员如是说。展望未来,曾波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取得的现有成就,既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继续前行的鞭策。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药材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助力更多乡亲们踏上致富之路,共同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